【七年之癢-大心盃戰記】

古人有一句話是「七年之癢」,七年稱得上是感情的大關;而第七年大心盃的我,則想要為走至此刻的心得做個筆記。



每個人對打球的感覺多少不同。就拿正手暖身舉例吧,有時候會聽到站在對面的球友說「很抱歉」「一直打不進」等等,或許是中斷暖身、或者要跑遠一點撿球,但對我而言,那只是練球的一部份,多打就會穩,撿球就只是小跑步而已,我其實沒那麼在乎,倒是在那同時,我會想著是不是自己控球的點不夠好,或者是打回去的球路高度一直變化,諸如此類地在想這種。

所以作為個人的七年手札,我只是想要說點自己的心得。有些部份雖然知道大家不見得這麼看、或者是看重看輕的程度不同,但寫在這裡的一切,都只是表達我個人的感受而已。

好。引言到此XD
希望後面落筆寫得夠清楚~
 
(這篇不是謝文。更多是自我反思的筆記。)
(文長,請準備爆米花。)




-----------------------


從台南返家的路上,我不斷地想著最後一場比賽。雙打完全就是被男生的發球吃死死,好不容易輪到我跟米奇咬分,二比二裡八比八,喊個暫停最後回到場上,結果十比十後到十一十一,最後那兩顆切球,就這麼輕易地把分數送出去,雖然說是盡力了,但想想還是覺得蠻不應該的。當然很自責,對不起蘇米奇八百點了。想著想著忍不住就想到大學四年的冠軍獎杯。

奇怪那四個團體賽冠軍獎杯到底是為什麼來的?

一直以來雖然被尊稱為教練,但其實心知肚明自己依賴著前面的學長們,而始終沒有長大。好比說其實自己很逃避排點,或者是去思考人家會怎麼安排點次,每一次要不是聽著聽著不得要領,就是恍神而最後一點意見或念頭都沒有。
說來實在是很不應該。但剛好每一屆很負責任的隊長們都擔起排點的責任,學長們也了解對方的戰況,因此就算我在其中裝笨擺爛,也還過得去。

我最多就是看球跟打球。

大學四年裡練球練得還算勤,因此攻擊或防守都還過得去,也難不倒,上場負責拿點,好似責任似義務,也幾乎成為理所當然;在場上就負責看對方的長處和短處在哪,場下就看著別人打球,也沒有特別說要去看誰打球、甚至也沒有要看對手比賽的念頭等等。類近於以球員的心態站在球場上。

於是當今年只剩下米奇是跟隊裡年紀最長的學長、當下場的時候發現對方抓的點次大不同、當比賽的時候發現自己練球練得不夠。
突然覺得可以連續四年拿下團體賽獎盃,變得既稀少又別具意義了起來。

那是一支隊伍經過一整年練球後,戰戰兢兢在場上拿下一分一局所換來的;那是每個球員,從平球切球到拉球攻擊,一步一腳印、寒暑不休不間斷地練起來的;那是在場上盡全力打以外,場下琢磨推敲對方排點鬥智鬥力換來的。



我彷彿再度看見,那個仰望學長姐拿冠軍的小學生的我。
 


我當然揣測過,是不是因為小時候太常看學長姐拿獎盃,以及看教練給的要求落在他們身上,使得打球就是拿盃、輸球回家檢討的記憶,深深地烙印在骨子裡?(為什麼烙印地這麼深?)又或者,是不是因為勝敗乃兵家常事,使得贏球努力要維持平常心,久而久之真的變得平常心,讓輸贏也成為了生命裡一般般的事?(為什麼變得這麼一般般?)
於是打球之所以開心,還是跟一群人一起為同一個目標努力,或者是嬉笑打鬧玩在一起的感覺最多。全場加油的氛圍畢竟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有的;得失心有隨著一年年的過去逐漸放下,但也也還是在一個漸進努力的過程當中而已。

冠軍隊伍在講台上熱血奔騰地狂喜和激動,在那一瞬間我突然領悟:能拿下每一座冠軍獎盃,是多麼多麼不容易的事情;而能連續拿下幾座冠軍獎盃,又是要花上多少多少努力和多少多少運氣才能換得的。

曾經冠軍的我們,也曾經如此狂喜過;只是那時對於得獎得名,相較之下我的態度更顯得既麻木又無知無感。
於是在這一瞬間我也領悟,一場比賽的名次,變得不再只是榮譽和榮耀,甚至是對於一整年努力的肯定和賦予意義的加值。

看著他們,我突然間明白了。
看見過往的一年年來努力拚命的熱情和初心,珍貴如綻開曇花上的露珠一樣。


-----------------------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應屆畢業那年碰到的球友,如今也來到當時我的年齡。三年過去,物換星移,風水輪流轉。熟悉的面孔都畢業了,站在台上領獎的面孔幾乎都是生疏的。只有一兩個人,還記得當年馳騁球場的陣容,還記得當初的存在。

但無論過去多少豐功偉業,多少戰果,在2014畫下的譜,如今也已經走到2017了。

一場前時代的事。
時代更迭,而人們終將遺忘。

睡美人在前時代的白晝入眠,在後時代的夜晚甦醒。調整靈魂的時差,那些輝煌日子在悄然間過去,創造下一個世代的崛起是新人的機會。再去也只是打一場自己熟悉的球。職責及本份已盡,往後將是新人締造新氣象的契機。



該由你們上場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再強悍的對手,也會隨著時間推進而凋落;只有實質存在的物體,才能夠繼續留下來。
但留下實體的物品容易;傳承前人的精神困難。留下拍子、留下秩序冊、甚至留下獎牌獎盃,都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留下控球的技能、排點的技巧、場上的智慧,才是困難的。
而這些難以留下來的,偏偏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都記得。記得那些曾經詞不達意地講要怎麼打球的日子,也記得從米奇手上拿到系桌網誌帳號時不知道可以做什麼的手足無措,當然還包括寫長篇的發球切球教學文(噢真是不堪回首啊害羞⋯⋯)等等;但經過這些以後,留下了什麼?又成為了什麼?還是船過水無痕,消弭於無形了?

我和我們在這之中,有沒有變得不一樣了?


-----------------------


這段日子裡的收穫,絕對不亞於前面短短幾筆所勾勒的一切。至少在指導上,從原本只會示範動作後說「就這樣打啊」還看著迷惘的對方不知道他為什麼迷惘,到現在可以信手拈來各種譬喻來說得明白,說自己付出什麼,倒是覺得在過程中的豐收比較多。
就像是送舊和慶功,籌備和現場,這些我會一輩子記得。



美好日子的緬懷該告一段落。起身之後就要朝下一個階段邁進。

謝謝所有一同締造美好日子的每一個人。我都記得。

沁兒下台一鞠躬。

#七年之癢_大心盃戰記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筆記]106教檢準備筆記(中教)